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正文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用考网【阅读理解】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1-07 15:42:46

  在大连中考语文备考阶段,培养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是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原文

  在哲学家、艺术家、圣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形而上①的追求。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他们都看作哲学家,因为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做哲学要做的事情,即阐释人生的意义。尼采说,通过他们的出现,“从不跳跃的自然完成了它唯一的一次跳跃”,即实现了“对于存在的伟大解释”。

  自然产生哲学家的用意是要阐释人的生存之意义,哲学家应当不辜负自然的重托,负起这个使命。尼采发现,在他的时代中,只有叔本华是负起了这个使命的。他说,叔本华的伟大之处是“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它的完整的意义”。

  对于生命之画的完整意义的阐释,不能靠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必须凭借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就是这样。这样建立的哲学,“尽管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但通过自己最终是为了一切人” ②。相反,那种空洞说教或抽象演绎的哲学,在人生启迪上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价值。叔本华最后找到的拯救之道是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

  与叔本华形成对照的是那些“冒牌哲学家”,他们舍本求末,致力于详尽地研究生命之画所用的画布和颜料,而不是理解画本身。人们看到,“在哲学的大厦中,他们立刻就陷在那样一些地方了,在那里他们得以博学地赞同和反对,得以苦思、怀疑和辩驳”③,而对大厦的整体状况却毫无了解的兴趣。

  按照哲学界相当一致的看法,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似乎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因此,在康德之后,哲学向何处去便成了问题。尼采对此有深刻的感知,他说:“对真理的绝望……这一危险伴随着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康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影响,使得“一种具有腐蚀和瓦解作用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④得以流行。康德哲学引起了他们严重的心灵危机。例如,和康德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克莱斯特,读了康德哲学之后,说自己 “最神圣的内心深处”被这个思想刺伤了,发出了痛彻心肺的悲喊:“我的最高目标沉落了,我一无所有了。”

  尼采自己也是因康德哲学而对真理感到绝望的人,但他不甘心停留于绝望,而要怀着这绝望继续前进,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仍要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在这种心情下,从康德哲学出发而仍然试图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的叔本华哲学对尼采就有了一种向导的作用。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向人们解释这幅画的悲剧涵义,创建了他自己的哲学。

  (选自周国平《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译者导言》有删节)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

  5.下列关于“生命之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叔本华没有辜负自然的重托,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人的生命完整的意义。

  B.叔本华对“生命之画”完整意义的阐释是从他自己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开始,不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

  C.叔本华最后的哲学研究背离了“生命之画”,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

  D.“冒牌哲学家”致力于研究“生命之画”中的局部细微的东西,不是对“生命之画”做整体理解。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关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的一项是

  A.哲学是由客观自然提炼出来的,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解释,需阐释人的生命意义。

  B.哲学是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最先是为了自己,再通过自己最终服务所有的人。

  C.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向人们解释生命的悲剧涵义,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创建了自己的哲学。

  D.康德“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的哲学思想,使得诗人也对真理感到绝望,内心崩溃,使“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得以流行。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认为艺术家、圣人是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是以不同的形式阐释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类的规律,做哲学要做的事情。

  B.康德实现了在哲学上的彻底的变革,在康德之后,哲学迷失了发展方向,引起了思想家们严重的心理危机。

  C.康德哲学对德国诗人克莱斯特的心灵伤害巨大,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诗人对康德哲学极其痛恨。

  D.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解释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

  5. C(背离了“生命之画”,无中生有。)

  6.D(“使得诗人内心崩溃”是作者的举例,不是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

  7.A(B.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引起了”“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的心理危机。C.“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错,应为摧毁了诗人人生的“最高目标”,“极其痛恨”于文无据。D.理解错误,原文是“他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

大连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初三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3.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4.湖北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5.七年级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6.沈阳中考现代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